保麗龍杯溶解斷裂 小心吃進毒素!

8,970 次觀看・3 年前
cts
10,149人追蹤中

台北市 / 謝昀燐採訪撰稿 施幼偉徐弋桓 攝影剪輯

喝飲料喝到一半有沒有可能杯子斷成兩截?日前高雄一名民眾買了一杯用保麗龍杯裝的「薄荷綠茶」,沒想到放在車上三小時,杯子竟然斷裂,保麗龍溶化成黏稠物體,民眾當場被嚇壞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保麗龍杯又該怎麼用才安全?今(15)日的真相急先鋒!

手搖飲人手一杯,為求保溫保麗龍至今仍是常見的容器,但在食安上真的沒有疑慮嗎,民眾:「超軟的,你看它應該會爆掉你看,它已經開始透開了。」飲料還沒喝完,保麗龍杯就近乎斷杯,輕輕一拉還會「牽絲」,看到眼前這一幕,消費者嚇壞了,民眾:「這個是什麼材質?」這起事件發生於今年高雄一名民眾買了杯薄荷綠茶當下沒喝完,將飲料放在熄火的汽車上,誰知道三小時後,保麗龍杯竟開始軟化斷裂,店家解釋可能是這個杯子品質不佳導致如此,但真的是這樣嗎?化學老師李化:「你要有薄荷香味,它肯定加薄荷香精嘛,它可能加幾滴就超香,那像這種東西就會有溶掉這個問題。」

薄荷會溶解保麗龍,到底怎麼回事?採訪小組請來專家準備了製作薄荷糖漿常見的薄荷精油以及保麗龍實際測試,將高純度薄荷精油直接滴在保麗龍上,起初肉眼還看不出變化,但過不到十分鐘就開始冒泡,化學老師李化:「它冒泡就是因為我這個東西是把它溶掉,那溶掉之後我就把裡面的氣體跑出來了。」而實驗二十分鐘過後,保麗龍開始穿孔成洞,真的被溶解,而且面積逐漸變大蔓延擴散,檢視實驗現場痕跡,溶解的保麗龍成了一團濃稠物體,散發強烈薄荷氣味,而這坨黏呼呼的東西就是保麗龍的原料聚苯乙烯。

化學老師李化:「我們油類的物質都是屬於非極性分子,那水就是屬於極性分子,那極性分子可以跟極性分子互溶,非極性分子可以跟非極性分子互溶,那這兩個東西彼此是不互溶的,那精油是非極性分子,保麗龍這東西它也是非極性分子,那兩個非極性我就可以讓它互溶。」

原來在學理上,兩個非極性分子接觸就會產生溶解現象,而聚苯乙烯跟薄荷精油通通是屬於非極性分子,薄荷綠茶溶解保麗龍杯的真相大白,原來是化學變化導致而成。化學老師李化,那你一般保麗龍杯,可能它裡面做過處理,那比較難溶,但是你時間久它還是可以溶得掉,或者是高溫,如果這四小時,它是放在車子裡面,然後又是像前一陣子那麼熱的話,那一定就溶掉了。」

而像柳丁柑橘檸檬等水果也會溶解保麗龍,但理由並非是因為它們帶酸性導致腐蝕,原理其實跟精油一樣,這些水果的皮含有油以及檸檬烯成分都屬於非極性分子,所以導致互溶,如果榨汁過程流入保麗龍內同樣有食安疑慮。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苯乙烯它本身是是可能致癌物,苯的話它是人類確定致癌物,像這兩種長期大量吃的話,都擔心有一些血癌啊淋巴癌。」

而保麗龍到底適不適合當作食品容器,其實目前全台灣只有像是雙北、台中、台南等等的地方政府有明確禁止使用保麗龍杯,但是大部分的地方都還是沒有限制的,要不要一致性全台禁用一直是各界爭論不休的焦點,事實上過去環保署針對要不要禁用保麗龍杯子甚至是餐具,進行過多次討論,但最後都無疾而終。消基會檢驗委員會召集人凌永健:「保麗龍我們更關心的不是對人的安全問題,而是對環境,這個叫白色汙染,尤其是在海底,現在國際間很多都禁用。」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專員徐筱珺:「可能他們覺得回收成本太高,飲料杯現在好像還是用一般垃圾的方式去把它丟棄焚燒,保麗龍的食安問題環境干擾,因為這起斷杯事件再次浮上檯面,究竟這樣的容器該不該被禁用,似乎得再慎重評估。」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