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釀水患高雄滯洪池失效? 專家提數據反駁

382 次觀看・1 個月前

高雄市 / 劉漢生 邱君萍 許文男 報導

這次強颱凱米帶進了致災性豪雨又適逢天文大潮,造成高雄市大淹水,淹水面積達500公頃,全市有119條區域排水都達到一級警戒的水位,也因此被質疑全高雄市共25座的滯洪池失靈,才會導致如此嚴重的水患,然而成功大學前工學院院長游保杉名譽教授就提出了數據,表示這次平地的累積雨量,比起過去的莫拉克以及凡那比颱風都還要高,但是,淹水面積更少、退水時間更快,顯示滯洪池確實發揮了功效。

7月25日強颱凱米重創南台,造成高雄大淹水,不只引發民怨,更被質疑全高雄內,共25座的滯洪池失靈,針對這樣的說法,成功大學前工學院院長,游保杉名譽教授表示,這波的水患真的難以抵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游保杉說:「這次高雄港測到的最高的潮位,達到1.36公尺,那歷史最高的潮位多少是1.4公尺,所以這次的愛河這邊的潮位是很高的。」

面對強颱凱米致災性的豪雨,加上又適逢天文大潮,整個市區幾乎大淹水,淹水面積達500公頃,全市有119條區域排水,都達到一級警戒的水位,在洪水猛獸的雙面夾擊下,高雄市正面迎戰,成功大學名譽教授游保杉說:「單日累積降雨量接近1千多毫米的,有莫拉克颱風差不多是1301毫米,還有(民國)99年的凡那比颱風935(毫米),再來就是這一次的,113年的凱米颱風1412毫米。」

游保杉教授提出的數據,民國98年莫拉克颱風,平地雨量達1301毫米,淹水面積5千公頃,隔年的凡那比颱風,帶進了935毫米的雨量,淹水面積高達1萬公頃,這次113年的凱米颱風,雨量達1412毫米,淹水面積500公頃,不過退水的速度,凡那比颱風時花了6小時,凱米颱風則在1小時左右,淹積水就退去了,數據會說話,也顯示可容納490萬噸的,25座滯洪池沒有失效,反而確實發揮滯洪功能。

成功大學名譽教授游保杉說:「滯洪池有5百多立方公尺的滯洪,這個一定有它的效用我想這個,概念上如果沒有這個滯洪池,這些水通通累積到下游來,那些淹水的地區一定會更嚴重。」游保杉教授也強調,面對現在的極端氣候,未來都可能再出現,激烈的風雨,建議除了滯洪池之外,未來的都市開發要規劃設置,一定比例的公園綠地,達到土地的出流管制,以及進流分擔,來降低水患的發生。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