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號費漲聲 醫界籲政府「廢止健保總額預算」

874 次觀看・1 個月前

台北市 / 黃傲天 張桓軒 報導

衛福部宣布取消掛號費上限,引起討論。事實上,對不少醫界人員來說,調漲掛號費勢在必行,除了通膨導致各項營運成本增加。更關鍵的原因是,台灣直到現在都還在實施「總額預算制」。醫院和診所付出更多心力幫病人看診,不僅沒能增加收益,反而還會讓健保點數「變相貶值」,等於讓醫護人員的收入大打折扣。而且台灣一開始會採用這個制度是參考德國經驗,但德國其實實施不到十年就廢止了。

民眾戴著口罩排隊等待,有人來看感冒、有人來打流感疫苗,不論基層診所還是大型醫院,COVID-19疫情後就醫需求都大增,但採購、水電、人力、乃至時間成本通通暴漲,實在不得不調漲掛號費予以因應。小兒科診所醫師車參薇說:「(醫療院所)點值大幅降低了,甚至降到0.8到0.7多。那這樣子的話就等於所有的醫生的這些收入,到時候都打了75折或打8折。」

許多醫療機構明明幫更多病人看診,錢卻越賺越少,而且看越多、虧越大。因為我國健保2002年起就實施「總額預算制」,簡單來說,政府的健保支付預算固定,如果你申報的看病人數超出原定額度,也沒辦法拿到更多錢,等於變相讓醫護人員的心力打了折。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比如說這家公司的老闆說,好我所有員工的總薪水,我只給你100萬元。那你請1000個人,我也是給你100萬元,請100個人那我也給你100萬。事實上他都常常請到1000個人,那你想想看員工會怎麼想?」

一開始「總額預算制」的設計是參考德國,因為1990年代全世界健保都面臨財務困難,每個國家都想控制醫療預算,於是德國1993年試辦基層醫師總額預算,並在1997年全面實施,不過2004年就被大法官判定違憲,實施不到十年就走入歷史。

反觀台灣,一用就超過二十年,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我覺得總額預算制是一個惡法,應該要取消啦,這樣的制度當然醫界一定不滿意。」掛號費調漲勢必引起部分民眾抱怨,醫界認為,問題根源出在「制度」,該如何調整,政府是時候認真檢視。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