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見盡頭 回首這兩年|疫戰台灣|華視新聞雜誌

2 年前

台北市 / 陳璽鈞

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席捲全球衝擊世界各國,對抗病毒這一戰,已經長達兩年,至今疫情還未消散。回首700多天以來,疫情造成兩億多人確診、數以百萬人死亡,而封城隔離、經濟混亂,幾乎世界各地無一倖俛。台灣同樣也經歷過好幾波嚴峻挑戰,尤其是2021年5月萬華的疫情風暴,病毒衝破防線進入社區,並且迅速擴散到各縣市,疫情警戒一度升到三級。在全台人民的團結下,配合政府防疫措施,疫情終於趨緩,之後甚至維持了近35天,連續本土零確診紀錄。只是新冠疫情看得到盡頭嗎?我們又該如何抵禦,下一個未知病毒,台灣防疫兩週年,一起回顧。

倒數跨年展望未來,全世界沉浸在歡樂氣氛,可是當時沒人知道,一場百年浩劫,即將摧毀人們過去的日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12月31日凌晨2點24分的這個貼文,中國官方就武漢市衛健委,緊急發送一個通知給醫院,要通報不明原因肺炎的病人。」

2019年12月30日,已故醫師李文亮率先發出警訊在中國吹哨,相較於中國和WHO的冷回應,台灣高度警覺。防疫人員(2019.12.31)說:「我是疾病管制署檢疫人員,中國大陸武漢地區,發生肺炎疫情。」敲響警鐘後12小時內,台灣啟動防疫措施,實施邊境管制,2020年1月5日召開專家諮詢小組,20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正以待面對未知病毒。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我們在2003年,因為有SARS的經驗,第一個成立了防疫醫師的制度,第二個是我們修改了傳染病防治法。我們一開始就把病毒阻絕於邊境之外,即時地透過滾動性的修正,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去年的第一波,很成功地防守了COVID的病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020.1.21)說:「我們今天下午,有一個新型2019冠狀病毒的確診個案,這個個案是昨天晚上,從武漢飛往台灣的。」台灣出現首例確診,指揮中心繃緊神經!1月23日中國宣布武漢封城,實施全境隔離,當時滯留武漢的台商至少2000人。

受困在湖北省荊州市的台灣家庭,也曾透過視訊,向遠在千里之外的華視新聞求助。滯留湖北省台灣人阿強說:「你多待一秒都可能會被感染到的感覺,明明人是很健康的,在那邊關這麼久了,然後一點消息都沒有。」阿強妻子小婷說:「在這邊多待一天,我們就要飽受一天的折磨,那種煎熬是無法形容的。」

封城的那一天,中國官方新冠確診病例626人,其中95人重症17人不幸死亡,儘管中國祭出鐵腕防堵,病毒仍無孔不入,滲透到世界各地。世界衛生組織祕書長(2020.2.11)譚德塞說:「我們現在給這疾病,命名為COVID-19。」

陳時中(2020.2.15)說:「個案於2月15日晚間,因肺炎合併敗血症死亡。」新聞片段(2020.2月)說:「首次的社區感染,以及武漢肺炎死亡的病例,第一例死亡病例出現在中部,白牌車司機染病身亡,周邊社區擴大消毒。」2020年2月台灣出現首宗死亡個案,也是首起社區感染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那一次事件,是讓我們第一次面對,可能有社區傳播或社區感染的個案出現,所以壓力當然是比較大,幸好那只是單一事件。」

醫師、護理師宣誓,醫療院所拉起防線,全台超過31萬名醫護人員投入防疫,在新冠病毒陰影下,他們以生命擔負使命,站在抗疫最前線!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說:「其實準備跟實際作戰,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大家都準備好,要去接受這個疫情的挑戰。但是如果是這個病毒,快到自己身上來的時候,那個感覺是不一樣的。甚至於接到陰性報告之後,好多同仁幾乎都掉眼淚,壓力是其實是相當地大。」

新光醫院專責病房副護理師黃一玲說:「會擔心說這樣長時間的接觸,會不會增加染疫的風險,再去染疫給同住的家人或是朋友。一些愛心人士的支持,也給我們很多的力量,我覺得我們是幫他們守住了,在第一線讓病毒不要再擴散出去。當然我們會更盡力地去做,照顧好病人,把這一波疫情守住,讓它趕快結束。」

SARS經驗培養國人戴口罩的防疫習慣,政府從2020年2月6日開始,啟用口罩實名制,但初期產量不足,發生不少混亂情況!為了趕上龐大需求,全台口罩工廠火力全開趕工出貨,拚口罩生產量,多家工具機廠商、口罩製造商、國軍總動員,40天內組建完成92台口罩產線。從原本1月的日產188萬片,5月已經達2000萬片,外界封為「口罩國家隊」。台灣瀧澤科技公司總經理戴雲錦說:「我們工具機業界,第一次看到這麼團結,而且互相也都不認識。我們的人自己帶工具,自己帶空壓機,自己帶砂輪機,一角一角大家在這邊地板上工作,我看了很感動。」

不只口罩要打防疫戰阻絕病毒,防護衣跟隔離衣,更是保護前線人員的重要武器。豪紳纖維科技公司董事長陳明聰說:「我們就是善盡社會的責任,台灣其實很棒的人很多,這個是我們大家的家庭,有事情大家努力。」

總統蔡英文(2020.4.1)說:「前一個階段我們組好了國家隊,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打國際盃,跟其他的國家,一同做區域連防全面抗疫。」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爾登說:「我們將遵循,相當接近於台灣的模式。」微軟前董事長比爾.蓋茲說:「台灣是典範。」以色列前總理班傑明.納坦亞胡說:「這個方法已經在台灣試過了,很成功。」日本前副首相麻生太郎說:「台灣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台灣在這次疫情中,可以說是處理最好的國家了。」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可以看得出來因為疫情的關係,突顯出台灣在國際社會上,是屬於不可或缺的一員。這樣的一個角色,以及我們可以對全世界,在防疫上或者是在夥伴關係上,有更大的一個貢獻。」台灣輸出防疫經驗和技術,加上對國外的口罩援助,Taiwanhelps成為新熱門關鍵字。

但病毒無情,2021年初全球確診人數,已超過8200萬、180萬人因疫死亡。而台灣僅管發生零星危機,但一直到2021年5月,全台確診人數,仍維持在1千1百多例,直到爆發萬華群聚感染事件。陳時中(2021.5.11)說:「不是社區感染的邊緣,現在已經進入社區感染,我們有7例,等於是有2起的社區的感染。」

2021年5月11日,台灣出現7例本土案例,其中6例是不明感染源,疫情正式進入社區感染,確診人數暴增,病毒衝破防線,防疫警戒接連升級。新聞片段(2021.5.13)說:「萬華連續兩天,爆發群聚確診,首都圈疫情拉警報,中央地方都不敢大意。」陳時中(2021.5.19)說:「我們要提升全國到三級警戒。」確診病例不斷飆升,5月19日三級警戒範圍擴大至全台,並且四度延長。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說:「萬華這次的危機,是最大的一次危機,跟病毒傳染的速度有很大的關係,感染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所有的作為,要趕在它之前。」為了圍堵病毒擴散,政府破天荒設立社區快篩站,只是篩檢量跟著確診人數向上衝,需要大量人力支援,醫療二線藥師和退休醫護人員,義不容辭紛紛親上火線。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藥師游逸群說:「SARS過去大概18年了,18年前其實也曾經有學長姐,這樣子用生命在守護我們,身在這場瘟疫的戰爭之中,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當時來講,我們每天PCR檢測數量是比較少的,那時候一天大概是一千多位左右。在萬華事件之後,我們馬上把PCR的全國量能提高,檢測的量能提高到一天超過兩萬,甚至高峰期到三萬人以上。」

醫護人員守住前線,但病毒暗處躲藏伺機而動,全台各級學校,首次因為疫情停課、實行遠距教學,人們的日常不再如常。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2021.5.22)說:「禁止內用只提供外帶,也要拜託大家的配合。」從一開始加增隔板,到後來禁止內用,店家業績受創出現倒閉潮。經濟部統計,2021年5月餐飲業總營業額,一個月蒸發156億元,減幅達到23.7%。

不過疫情洪流之下,還是有人奮力突圍。居酒屋店員吳韋嬅說:「美味的便當只要一百元,都有附飲料,歡迎參考看看。」彎腰鞠躬努力宣傳,居酒屋沒了店內收入,菜色菜單都得重新設計,轉做平價便當,更多店家投入線上外帶或外送,試圖挺過寒冬。外送平台工作人員Jessica說:「總共有三個攤商,兩份蔬菜一份熟食。」市場轉型從傳統到數位,藉由網路下單外送到府,避免到公共場所的染疫風險。

在地特色產品,則是利用雲端科技以及冷凍技術,將美味直送到家。西螺小農吳佩儒說:「很單純靠我的插畫,一開始是FB社群,後來慢慢吸引到一些,本身就很關注小農本身的消費者,他們被我們的故事打動。」產地也掀起農業革命,透過社群網路,有相同理念的小農、青農相互合作,將消費者的購買力,迅速統整納編。

果菜合作社執行長李慶國說:「因為疫情的關係,必須減少人跟人的接觸。很多小農生產到包裝,理貨到出貨,這個程序已經成熟了之後,他就可以再加入其他的農產品,或者是再由其他小農,加入複製出一個,很好的出貨的團隊。」疫情是危機,也是最巨大的商機,無論銷售或產地,都被迫摸索出生存之道,翻轉傳統也創造許多疫情下的奇蹟。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防疫的過程中,我們民眾本身的公民素質,可以說是展露無遺,民眾配合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的遵從度,我覺得這個在全世界來講,我們絕對是名列前茅的。從5月11日的一天確診在一百人以上,經過一個月又十天,就控制在一百人以下。」3月22日台灣新冠疫苗開打,5月疫情達高峰後疫苗供不應求,一度出現民眾搶打潮,後續在外援和國產疫苗接力下,截至12月第一劑新冠疫苗覆蓋率超過八成,第二劑也將近七成。

洪子仁說:「如果我們在今年初,疫苗能夠跟著上全世界,在今年初能夠提早開打,對於五月份的這一波疫情,就會有一些幫助。下次的新興傳染病再來的時候,我們可能就要去思考,疫苗的多變性,能夠更提早的針對疫苗採購政策,施打策略做規畫,就會把疫情守得會更好。」

新聞片段(2021年12月)說:「現在在南非首度發現,新的變種病毒Omicron。它是集先前重要突變於一身的變異株。」最新變種病毒Omicron已敲台灣國門,病毒特性不但傳染性高,接種三劑疫苗仍會突破性感染,僅管疫情來勢洶洶,專家仍積極看待。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說:「當年我們沒有碰到SARS之前,對它完全不認識,也是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認識那個病毒。碰到COVID的時候,一開始台灣沒有疫情,我們也認為它跟SARS長得類似,後來大家發現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未來當我們這些病毒,會採取更謙卑的態度,認識它的時候,就好好把它處理好,保護好我們自己。」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在一百年前,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當時在全世界也是經過了兩年多快三年,才整個落幕下來。所以這次從去年、今年我想到了明年,這個疫情會慢慢往結束的方向去走。」

新冠疫情肆虐兩年,全球確診人數逼近兩億八千萬人,奪走超過五百萬條生命。疫情陰霾久久難以散去,顛覆了我們熟悉的生活,更改變了世界,也許抗疫沒有盡頭,但人們一路攜手守護家園不曾鬆懈。疫情後半場不再恐懼,如何與病毒共存,或許是未來最大課題。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