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後遺症"長新冠" 三高是高危險群
2 年前
台北市 / 雷雅 李其庭 報導
新冠疫情持續已超過2年,隨著時間拉長,陸續有確診者在康復的3個月之後,出現後遺症,稱為「長新冠」,症狀像是疲倦、記憶力衰退,甚至是神經疼痛,國內也有1名70多歲的阿嬤,在確診康復後,出現神經疼痛的情況,持續長達8個月,醫師指出新冠病毒的確會讓慢性病患者,原有的病況加劇,因此三高患者,都是「長新冠」的高危險群。
新冠確診者康復後挑戰才開始,除了常見的肺纖維化需要做肺部復健,臨床上也出現容易疲憊想睡,甚至記憶力衰退的情況,且都是在康復後12週出現的後遺症,連世衛也開始注意到這個現象稱為「長新冠」,國內也發現,去年5月確診收治在新光的1名70歲阿嬤,罹患糖尿病多年,住院1個多月後解隔離,卻出現神經疼痛甚是痛到無法起身下床。新光胸腔內科主任林嘉謨說:「他本來就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然後由於新冠肺炎這些感染,它是容易讓原本的症狀,還是糖尿病的神經症狀會更活化。」,北市聯醫內科主治醫師姜冠宇說:「長期慢性疲勞症候群,對疼痛和疲勞難以忍受,忍受的閥值比一般人低,造成這個人他的工作還有社交,還有家庭做家事這些表現都低於以往。」
最常見的「長新冠」症狀,包括疲倦、喪失嗅覺、久咳不癒、呼吸急促、記憶衰退,而且通常糖尿病、三高患者、染疫時病毒量高、曾染第四型皰疹病毒,都容易有「長新冠」,北市聯醫內科主治醫師姜冠宇說:「你每多一項慢性病因子的時候,除了說當下的重症風險越高,其實你到後面你得到,長期慢性新冠症候群機會也會越高。」,臨床上也研究,如果有打疫苗的人能夠降低「長新冠」的發生,只是一旦有了「長新冠」則是以年來計算康復時間,相當難纏,醫師建議在疫情之下還是先打好疫苗,除了預防重症也能預防後遺症的發生。
相關影片推薦
9:55
冬天多吃白蘿蔔,教你1個正確做法,不用燉不油炸,第一次見這種作法,香!│Vegan芭樂媽的家 Qistin Wong TV16,611 次觀看・3 天前1:44
為滷味闖校長室「放假頭」遭記過 男畢業6年告學校華視影音220,185 次觀看・1 天前1:05
網傳「快訊 婁峻碩去世」黑白梗圖 黃偉晉嚇到噴淚掩面痛哭娛樂星聞288,593 次觀看・1 天前1:55
大氣球遊行週六起飛 有"逃跑前科"OPEN將遭五花大綁民視影音1,509 次觀看・22 小時前23:55
日本經濟復甦熄火 日本央行仍傳出考慮調整實施8年的負利率政策 市場預估最快今年底前行動 日圓一夜急升4% 股債市也震動 重倉押注貶值的禿鷹被慘軋|鏡轉全球 #鏡新聞鏡新聞26,498 次觀看・18 小時前1:56
北一女師轟「課綱刪古文」無恥 影片百萬點閱東森新聞影音10,580 次觀看・1 天前2:01
爆權貴包首排席位惹議! 兩廳院:將調整團票機制華視影音5,585 次觀看・20 小時前2:01
Gemini來了 Google推超強AI機器人 測試結果大勝ChatGPTYahoo奇摩(國際通)14,750 次觀看・1 天前2:01
拉抬聲量? 黃珊珊:沒柯文哲哪來安全的大巨蛋民視影音1,271 次觀看・9 小時前1:39
羨慕! 大學生12/25放寒假 台大44天.台師大56天TVBS新聞網影音203,028 次觀看・2 天前
熱門必看
2:53
唐綺陽星座運勢:12/4~12/10 一周星象預報!水逆卡、皮繃緊~水瓶面臨人生抉擇、射手感情要有共識唐綺陽談星室18,296 次觀看・1 週前9:09
GPTs是什麼?AI又變更聰明了? 用幾句話設計出你的專屬助理Yahoo創作摩人3,052 次觀看・5 天前9:17
高麗菜不要炒雞蛋了,加上馬鈴薯,不用炸不燉煮,老少皆宜,簡單又好吃,香!│Vegan芭樂媽的家 Qistin Wong TV73,435 次觀看・3 天前7:26
前往墾丁路上被遺忘的恆春!必吃恆春美食!還能爬上全台唯一完整城牆~ 四重溪溫泉季燈會黃伃濃・濃濃1,127 次觀看・1 天前19:38
【超商鍋物】天冷要吃鍋,青花驕組合$799元CP值超高,還有爆汁青花椒水餃有夠讚🤤吃播/eating show★特盛吃貨艾嘉特盛吃貨艾嘉487 次觀看・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