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匠心 守護文化資產|國寶藝師傳承路|華視新聞雜誌

1 年前

台北市 / 蘇韋宣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攝影/剪輯

半世紀來,曾經蔚為風潮的傳統京劇和繩結工藝,漸漸走入歷史。而隨著歲月流逝,這些藝術文化精粹又該如何傳承呢?今年72歲的楊蓮英老師,出身梨園世家,她曾是台灣首席武旦,演活了樊梨花、穆桂英等京劇女將,至今她仍獻身教學,培育後輩。而年屆80的編結藝術家陳夏生,曾任職故宮研究人員,她畢生鑽研中國結的源流和技法,更將所學出版成書。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者,藝師的奉獻和付出,一起來看。

舞動昆刀,虎虎生風,楊蓮英精湛的武藝身段,博得滿堂彩。1970年代前,不到20歲的楊蓮英,已經是大鵬國劇隊,獨挑大梁的首席武旦。而她與京劇,早在出生前,就結下緣分。文化資產保存者楊蓮英說:「因為父親在行,他是顧正秋劇團的笛師,我本身就是梨園子弟了嘛,我看戲從娘胎就聽到聲音了。」

鍛鍊每一位學生的武功更為紮實,同時分門別類地教唱各種戲目。楊蓮英說:「我8歲的時候,正好我們大鵬劇校招考五期,我是最小的。因為只有我一個說台語的,那麼就不大說話,結果趙榮來老師說,乾脆讓小楊子先練練功,去到武旦組好了。」

楊蓮英師出名門,自出道後的二十年間,演過無數武打女主角,從 白蛇傳青蛇到泗洲城水母娘娘, 場場經典。豐富經歷,造就她成為最珍貴的活劇本。楊蓮英說:「報評上曾經給予我一個美譽,就是最佳青蛇,是老師全面栽培我,所以青衣花旦的基本條件,也要納入到我的身上,這樣子我才能武旦挑梁。」

楊蓮英說:「其實學武旦歷年來都不少,但是走下去的不多,她必須文武兼備,其實當時也不是喜歡,不會走,不好就挨打,我怕打,所以我每次都把它完成。」

離開舞台後,楊蓮英持續深耕戲曲, 在大學和劇團兼課 ,超過一甲子的京劇歲月裡, 她化作嚴師,成為最執著的教育工作者。 楊蓮英說:「戲曲身法技巧,也就是身段方面,因為有男生在裡頭,所以我也會加一點武功。」

楊蓮英說:「最重要就是他的手眼身步,可以完全運用,他的眼部也能夠做表達地更好。然後肢體除了延展之外,該含蓄的時候也要有,所以對他們是非常需要的。」楊蓮英說:「一直到現在哪裡需要我,他們邀我只要我有空,我都願意為他們服務。」

記者蘇韋宣說:「演過佘賽花和穆桂英的,台灣第一武旦楊蓮英先生,曾在戲曲學院任教30年,培育無數楊門女將,而現在她的學生,也成為重要的京劇傳承人。」

台灣戲曲學院京劇系老師戴心怡,從12歲開始,拜師楊蓮英門下,曾是國光劇團演員的她,六年前轉而投身教職。台灣戲曲學院京劇系老師戴心怡說:「雖然很辛苦,可是我很喜歡,我很享受在舞台上表演的感覺。但是我為什麼會繼續走這一行,是因為我的老師,她已經年紀這麼大,可是她依舊沒有放棄,為什麼我們要放棄。」

今年72歲的楊蓮英,這天回到昔日學生戴心怡的課堂,對於基本功的細節堅持,她數十年如一日,絲毫不鬆懈。楊蓮英說:「拋鞭的時候繞槍,繞槍的時候又要繞脖,這兩隻手沒停,手動腳沒動也不行,就是要顧得多,年紀大了老花會看不見。」

戴心怡說:「我覺得楊老師是一個很吹毛求疵,然後什麼東西什麼動作,都要求完美的人。就像手她一定會希望你,經過眼前的時候,一定眼睛要跟著手走,楊老師就會一直要你重複,重複重複一直做同樣的動作。」

老師耍起花槍對上師祖,舉手投足,拳拳到位,而楊老師功力深厚,分毫未隨年歲遞減,讓年輕學子看得目不轉睛。楊蓮英說:「跟我時間長,她又肯接棒,我就特別喜歡,那麼戴心怡老師,她的個性能吃得了苦。」

戴心怡說:「是她的那分心,是她想要傳承的這一分心,她想把這個京劇這個東西,戲曲繼續流傳下去,這才是支持我們走到現在的動力。」

半世紀以來,楊蓮英教學不輟,她的學生,如今也各自撐起京劇一片天。2021年,楊蓮英獲得台北市無形文化資產殊榮,感念她的貢獻。

而同時獲獎的,還有1980年代的編結工藝大師,陳夏生。今年83歲的陳夏生,雙手依 舊 靈巧,說起編結的歷史源流,她頭頭是道。文化資產保存者陳夏生說:「這個結是我們目前發現最早的一個結,它在春秋晚期銅器上已經發現了,是唐朝的第一個系列,這個雙聯結這個字,這個結體像卍字,那這個結像天花板一樣,我們天花板叫它藻井,所以這個給它一個名字叫藻井結。」

原先她也未曾想過,自己竟會付出大半生深入鑽研。陳夏生說:「因為我的公公,本來是故宮博物院的副院長,他發現故宮有一位老技工是從大陸來的,他會編一兩個結子,他就逼著我去跟他學。古時候的繩結,是當作裝飾品的裝飾品,它不是主角,我就把它做成這些獨立的鏡框,就好像當照片一樣,可以單獨地欣賞了。」

1970年代,編結藝術在台灣掀起風潮,陳夏生成為傳授繩結的第一把交椅,學生遍布市井小民到達官貴夫人。在每年學藝的成果展上高官雲集,更是外國使節交流的重要活動。陳夏生說:「這位是孫運璿先生的夫人,這位是李登輝的夫人,他當時是副總統,內閣夫人她們每年的上元節,會邀請當時在台灣,這些使館的夫人一起聚會。」

受到大師的工藝啟發,她的學生陳秀美,進入出版社擔任編輯,繪圖拆解陳夏生的不凡技法,協助出書,發揚光大,讓老師的夢想得以延續。編結工藝家陳秀美說:「我覺得中國結很有意思,它要入手很簡單,但是它要走到一個這麼繁複,我覺得是很不容易的,我覺得陳夏生老師應該是,目前全世界很有系統地去做整理。」

陳夏生說:「我民國69年正式到故宮,因為我在器物處,我接觸到故宮的服飾,我看到更多更多的結子。」陳夏生的學術成就名滿天下,她的藝術創作也不斷登峰造極,開創繩結樣式的萬千變化。

走過歲月,老藝師用一輩子的專心致志,淬鍊出傳統藝術的精華,不僅在歷史留名,他們的成就更是後人發展的基石。陳夏生說:「也許你們不注意,但是這個工藝,你也可以把它,提升為一種藝術的境界。」

楊蓮英說:「最重要就是武旦精神,她的恆心毅力,所以我特別同情後期武旦的孩子們,因為我自己這麼走過來我可以撐,她們能撐下來的,我都要感恩她們。」

時代潮流推進,身懷絕世手藝的藝術家們,彷彿大隱於市。付出畢生的心血,她們扛起傳承使命,在眾人逐漸淡忘的角落,用教學、用著作, 為不朽工藝守住技藝,也刻下記憶,更 鼓舞當代生力軍們, 持續走出創新之路。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