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文創另闢新路!傳統木雕重獲新生

4 年前
ftv
21,280人追蹤中

早期台灣的木雕相當興盛,尤其是佛像雕刻,無論品質還是雕工,都大受海外市場歡迎,不過隨著產業外移,不少木雕師跟著出走,也導致佛雕業逐漸式微,但新竹關西有一名工藝家葉佳讓選擇留在台灣,並且打破傳統發揮創意,將木雕結合吉祥話,創造出許多讓人驚豔的文創商品,帶給木雕嶄新的生命。

拿著鐵鎚和鑿刀,全神貫注,每一下敲擊都是自己心血的建構,順著木紋不斷去蕪存菁,師傅神乎其技的工藝信手拈來,一尾栩栩如生的櫻花鉤吻鮭逐漸成型,現在雕刻文創可以自由發揮,但早年雕刻師,可是雕佛像的專家。

木雕藝術師葉佳讓表示,「80幾年、90年的時候,尤其是園區那個時候正蓬勃發展,那個時候我們的雕刻,有很多這些董事長啦,鎮縣長這些都會來收藏。」

從事木雕業50多年的葉師傅,回想當時的盛況,臉上滿是自豪,但隨著木雕產業外移,榮景不在,面對時代改變,葉師傅突發奇想,發揮創意讓「木雕」會說話,把木雕變成「很有意思」的文創商品,像柿子加花生,柿子代表市場,花生代表發財,大花生小柿子,就是「大發」利市。

葉佳讓再提到另一件作品,「第二個是『愉筷』,我把日月潭的特色,就是總統魚阿里山的特色,就是阿里山的神木是檜木,所以我把日月潭的魚,跟阿里山的檜兩個結合。」

「愉筷」的尾端鑲嵌著兩顆鑽石,希望每個人都能「鑽」錢,「賺」得快;金色的總統魚筷架,取自「真正賺的快」的台語諧音;銀色的則代表賺錢都能有「盈」餘,至於鮭魚下面有兩顆蘋果,代表平安歸。

從佛雕到文創,一路走來50多年,從工匠變成藝術師。過年多說吉祥話,葉師傅巧手加巧思,讓木雕也能成為過年最夯最吉祥的裝飾品。

(民視新聞/黃兆康 新竹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