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教學 背後的秘密|教室在哪裡?|華視新聞雜誌

132,165 次觀看・2 年前

桃園市 / Siku Yaway 採訪/撰稿 鄭至惟 攝影/剪輯

自5月15日,雙北市率先進入全國疫情三級警戒,一直到7月26日、全國三級警戒降為二級,這場前所未見的三級風暴,總共持續了73天,也衝擊著全台民眾、每個人的生活。/在教育方面,這是台灣教育史上頭一遭,學校停課超過六週,甚至直接停課到暑假。又快又急的「停課不停學」措施,考驗著學校和老師,也挑戰著很多家庭。當採訪團隊前進、桃園復興區的巴崚國小,就發現,遠距教學背後,山上孩子上課的地點,有人竟然是在果園裡,也有人得追著微弱的訊號到處移動,學習環境非常克難。當遠距教學被迫拉長戰線,甚至在未來、很可能頻繁地施行,都市與偏鄉的數位落差,該如何弭平?果園裡的社會課,一起省思。

來到海拔1,230公尺的桃園復興區巴崚國小,群山繚繞,雲霧重重籠罩著校園紅白建築,平日吵翻校園的孩子們不見了,而老師,又在哪裡?教師辦公室裡,社會科老師黃菱鈺,獨自一人坐在位子上,對著筆電點點名。早上十點鐘,四年甲班這堂社會課,六個小蘿蔔頭全都到齊。

隔著螢幕,小朋友們對記者哥哥姐姐,很好奇。畫面上六個小框裡的六個孩子,有人在客廳,有人在房間,而大家口中的同學田芸,上課地點,很不一樣。

距離巴崚國小兩公里外,水蜜桃果園裡,爺爺奶奶正忙著採收,而十歲的田芸,搬了一張小書桌和藤椅,在工寮旁的果樹下上課,她大大的眼睛,總是盯著學校借來的平板電腦,表情很認真,這樣的場景,超乎你我的想像,卻在偏鄉角落裡天天上演。林沛晴巴崚國小教導主任說:「學生在家裡其實很容易被抓去,尤其現在又是水蜜桃季,很容易被抓去就是幫忙做農」。

谷杜家長說:「這一段時間的話,因為不是像那個上巴陵人多,因為我們這條路是真的會比較擔心,左右鄰舍都,說難聽啦,蒙古時代,24小時都要陪同,有時候去學校的話還好啦,我們有一個原則,就是她一上到那個校車,我們就很放心」。

楊得恩小朋友第十題說:「嘿在我在,欸第十題的答案是什麼,呃」。

果園裡的社會課,除了環境有點克難,還常常會出現突發狀況....,手心向上,田芸發現真的下雨了,她趕緊應變,挪到五坪大的鐵皮屋工寮,一進門就是靠牆窄桌,天花板裝了日光燈管,但仍無法照亮屋內的陰暗角落,挨著一盞昏黃燈光,田芸還得繼續她的線上課程。

田芸巴崚國小四年級生說:「你喜歡去學校還是喜歡在家裡上課,去學校,為什麼,那裡有很多同學,可以跟他一起玩」。

追蹤偏鄉學生的學習進行式,繼續看巴崚國小另一個同學巫言彤,怎麼上課。筆電拿在手上,笑容很無奈,一堂課40分鐘,巫言彤得不斷移動上課位置,就是為了追逐時有時無、微弱的網路訊號。

巫言彤家裡、兄弟姐妹多,一次最多有四個小孩要上線上課,看看她和老三,兩台平板電腦,相隔不到3公尺距離,不同老師同時上課、孩子們的耳朵究竟聽哪邊?巫言彤巴崚國小四年級生說:「妳喜歡在家裡還是學校上課,在學校,為什麼」。

巫長恩&于婷竹家長說:「你們家一次有幾個(要上課),4個,然後姐姐(國小)畢業了,現在剩3個對,你有看到他們會互相就是干擾到嗎,會啊會,因為空間的關係,太小對,也沒有辦法給他安排他們一人一間,所以可能會比較會干擾到,多多少少都會,網路咧,網路的方面,也會,訊號也常常不好」。

疫情風暴下、要讓教育不中斷,遠距教學是不得不的選項,但線上教學造成的雲端危機,也正無情地拉大城鄉差距!以巴崚國小來說,全校42位學生中,就有15個孩子、得向學校借電腦和網卡,從數字可以看出,全校高達三分之一的學生,他們的家庭、難以面對遠距教學的硬體問題。

打開視訊鏡頭,看到了孩子純樸的面容,但拉遠來看、坐在這頭、小學三年級的曾羽瑄正擠在閣樓,一整天的線上課程,她都坐在無法靠背的塑膠椅上,盯著小小的手機螢幕上課。

高理忠巴崚國小校長說:「那時候我大概看到課率,因為第一天嘛,幾乎到課率都90%以上,那有些沒有到課的,可能是因為農忙,那時候是在水蜜桃套袋的時候,所以呢有些孩子是到果園去幫忙家裡,因為山上的家長,有時候人手真的很有限,所以幾乎啦高年級的小朋友,這種機會就比較大」。

講到學生的到課率,校長瞄了鏡頭一眼,不敢多說下去,因為一層一層的回報,很難保證數字的真假。 張信務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說:「這次的線上教學,很有可能比較擔心的是,會造成學習的兩極化,有在線上學習上,學生學習到非常多元,而且他學習很有效果,那有部分孩子,他可能不適應這種線上學習,也沒有人陪伴,那弱者更弱,然後那個學習落差,就會更加地明顯」。

線上教學難免進入疲軟期,隨之而來的是,數位逃課、家庭功能不彰的學生學習斷線,家庭資源的不平等,也在疫情下急速擴大。打破往常規律,全台校園線上教學的啟動,要回到疫情告急的那一天。潘文忠教育部長(2021.05.18)說:「目前國內的疫情相當地嚴峻,那麼為了降低群聚感染的,這樣的風險,來維護學校學生,師生的健康跟學習的權益,那經過整體的評估,那麼從5月19從明天開始,到5月28,我們全國各級學校,包含公私立幼兒園,就停止到校上課,那麼改採以居家線上學習」。

林沛晴巴崚國小教導主任說:「停課那一天公布的時候,是2點的記者會,那其實離放學已經很近了,當下就是開始盤點每一個學生,3到6年級每一個學生的,資訊設備網路狀況,然後當天我們就是把學校的設備,送到每個小朋友家裡,就包括下巴陵卡拉(部落),和林班口我們都有直接過去,所以當天老師們回到學校,大概已經晚上10點」。

線上教學突破困難啟動,但教育要如何做到「一個孩子都不能少」?又如何將學生找回課堂?偏鄉老師把自己宅配到學生家,編織出一道又一道安全網,接住他們。鄔翠璊巴崚國小二年級老師說:「教學生涯30幾年裡面最大的一次不知所措嗎,剛開始的時候會,校長那時候問我說,鄔老師你最有經驗,你說說看,我那時候空白好幾秒鐘耶,我想說嗯呃,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鄔翠璊老師,教學生涯邁入30年,18年前SARS風暴,當時她是行政人員,煩惱的是,要如何協助準備線上教材,但這一次,她必須站上第一線的教學現場。鄔翠璊巴崚國小二年級老師說:「一開始說線上學習,好像大家都很自然就說,我們是數位世界沒有問題,事實上對我們低年級來講,問題是很大的」。

王文賓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媒體公關主委說:「我們也期待說,老師能夠多付出一些愛心,花多一點時間在於課後,對於孩子的遠距的一些,一對一的關心,這可能對於孩子的學習的狀況,甚至他的一些心理的狀態,或者甚至家裡的一些經濟等等的,狀況的一些需求」。

林沛晴巴崚國小教導主任說:「每個家庭有不同的難處,但是我們還是希望跟家長溝通,就是小朋友他有他的受教權益,而且他還有很多機會,就是他應該要在上課的時候,還是讓他好好學習,這是他的權益跟機會」。

張信務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說:「真正復課以後,我是建議那個各級學校,不要那麼急著馬上要上,新的單元或者是教材,一定要先做學習評估,因為每一個這個我們新課綱的設計,它核心素養它是環環相扣的,它是某一個學習階段的,達到那樣的規準以後,才能升上另外一個學習階段,他的學習中間只要有斷節,你沒有做有效的銜接,孩子的學習是無法接續上去」。

張信務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說:「這一階段的孩子,說他不幸也說他很幸運,他們體驗了一個,很不一樣的學習樣態」,有史以來、最大一場教育變革,是否能帶著學生走出另外一片天,走向真正多元學習,我們深入巴崚國小真實記錄,家庭和學校都要陪著孩子,一起找答案。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