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魚教育 推廣在地產業|點亮老漁村|華視新聞雜誌

6,840 次觀看・2 年前

台北市 / 陳璽鈞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攝影/剪輯

說到台南七股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應該是一座座的鹽山或是黑面琵鷺,但其實七股也是台灣養殖漁業的重鎮,更是現今文蛤的第二大產地。只是過去幾十年少子化,讓漁村漸漸凋零失去生機,當地方年輕人紛紛出走。卻有兩位都市女孩,選擇在這裡蹲點深耕。她們看到七股的養殖業者,採取友善生態的共榮方式,於是投入食魚教育,進到學校帶地方國小生認識家鄉,也向更多人推廣七股的精彩,讓消費者了解從魚塭到餐桌,經歷了什麼樣的旅程,甚至成功號召地方青年,共同打拚。帶您來看她們如何從教育著手,串連地方點亮老漁村。

空拍美景,沿海阡陌相連交錯水天一色,這裡是台南七股,最知名的黑面琵鷺之鄉,也是文蛤養殖重鎮。台南建功國小師生VS.台南土城國小學生說:「小朋友你們準備好了,太熱情了,土城國小太熱情了,今天帶著一顆熱情的心來建功。」

台南建功國小學生黃婉婷說:「請大家踏一踏地板,這裡三百年前只有海水沒有陸地,是台江內海的範圍,旁邊有一條曾文溪,又叫青瞑蛇。下大雨時會淹水,淤積成泥沙就開始有漁塭了。」娓娓道來在地歷史接待來訪同學,建功國小的小小解說員架勢十足。台南建功國小學生黃裕閎說:「確認沒問題之後,我們就可以真空包裝,包裝完我們要貼上,如同身分證的產銷履歷。」生動介紹家鄉的養殖產業,不只有導覽牆,還搭配器具和服裝,學生成了最佳代言人。

台南建功國小校長王琬婷說:「我們這裡的產業就是漁業,家長都從事養殖,她們的想法也覺得,要從事家鄉的一些特色的產業,讓孩子能夠根留在地。」透過向外地人解說,建功的學生不僅將知識落實生活,更對故鄉有了認同感,而這一切歷經了多年努力。

每週的社團課,都會看到兩位年輕老師的身影,她們是「股份魚鄉」的創辦人,廖宜霈和林筱菁。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林筱菁說:「上次蒜頭國小來的時候,你們覺得自己講得怎麼樣?每個人都講得很好,沒有落詞、沒有忘記。」

來自台北及台中的筱菁和宜霈,成功大學研究所畢業後,因緣際會來到七股,便愛上這片土地,於是深耕偏鄉發展食魚教育。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廖宜霈說:「如果這個地方,小孩自己沒有辦法介紹家鄉,那我們長遠的目標,是希望可以介紹這地方的產業。所以我們想做的事情,是讓這裡的小孩子知道這件事情,那時候覺得第一步要從學校開始,也透過這樣去串連漁民。一開始我們其實是拉著,漁民跟學校一起合作。」

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林筱菁說:「你們先自己練習,然後我一個一個下去確認練得怎麼樣。」反覆練習不是單純背稿,而是一連串的課程活動。2017年宜霈和筱菁與建功國小搭上線,將課程搬出教室,設計訪談橋段帶著孩子和漁民互動,認識桌上食材和父母工作的日常。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林筱菁說:「一開始進到學校,原本以為自己在談的是產業教育,然後慢慢地想說,可以把尺度拉大一點,談的是台灣養殖漁業的食魚教育。其實七股的養殖是不抽地下水,又是低密度地養殖,所以環境是最適合做食魚教育的場域。」

台南建功國小學生余奕緗說:「我想告訴他們,我們這裡的海產如何採收。」台南建功國小學生黃麒仁說:「來這裡很開心,因為可以讓大家了解漁民。」台南建功國小學生黃婉婷說:「可以讓大家了解這邊,一起來這邊玩。」經過解說洗禮後,來訪的孩子們,對文蛤養殖有了初步認識,下一站繼續探索七股的精彩。

台南土城國小學生說:「這裡還有一顆,我們有好多顆,是三個人一起找的。」天地之間成了最廣闊的生態教室,台南文蛤養殖面積約3200公頃,年產值高達11.8億元,擁有數百年養殖歷史的七股就占八成,如何永續傳承,必須從教育扎根。

台南七股養殖漁業業者吳道民說:「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會去重視這些原始生態。她們懂得去保護,懂得去教育小朋友,我覺得這非常好。讓他們去了解文蛤,如何從土中取出來,讓他們去懂得去愛惜這些食物。」台南土城國小學生說:「覺得好好玩,最喜歡捉文蛤,大家都喜歡捉文蛤。」台南土城國小學生陳妍妍說:「本來下去的時候覺得非常冷,但是後來就覺得不會了,很好玩很難得的體驗。」

台南土城國小學生朱柔伊VS.陳維昕說:「水冰冰的很好玩,然後文蛤埋在土裡面可以挖。」台南在地青年葉人豪說:「大家知道文蛤有分大小嗎?我們用木頭的網子,去篩牠的大小。」採收之後從分級清理到包裝,餐桌前的文蛤產線歷程一次體驗。而負責團體解說的人豪,也是當年在宜霈筱菁的號召下,加入翻轉漁村的行列。

台南在地青年葉人豪說:「其實一開始過來,沒有想說這裡有這麼多年輕人,過來之後認識這一群人才發現,原來這裡有這麼多人在做創生。然後開始發現,其實在地的產業很重要,所以應該把產業再升級。所以我們希望我們這些的年輕人,可以把它模組化起來,慢慢地國中生、國小生他們之後大學畢業,或是大學的年紀可以來承接。讓這邊的產業,就不會像人家說的漁業沒落了。」

台南七股養殖漁業業者楊惠欽說:「十年來有很多青年,投入地方的一些公益性,還有地方創生跟社區營造。看到這些青年,燃燒很多他們的生命,但是好像缺乏一些東西,沒有辦法持續走。我們希望透過商業模式的分享,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們在幫助地方的同時,創業之後也能在這邊永續經營。」

記者陳璽鈞說:「由建功國小當東道主的校外教學遊程,最後一站回到了學校,而負責課程的老師,就是宜霈還有筱箐。」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廖宜霈說:「魚骨頭可以熬湯,甚至我們還有魚鱗,魚鱗可以做藥。這個是魚尾、這個是魚肚。」以繪本故事為題材,了解更多水產知識,再讓孩子DIY拓印環保袋,不只樂在其中,更加深七股印象。

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林筱菁說:「聽聽看喔有聽到聲音嗎?像沙鈴的聲音對不對。幫我看看這個植物,開花之後結果,果子中間會有一個像盒子的形狀,所以這個植物叫做盒果藤。」以建功國小為基地,漫步四周導覽生態環境,路邊的一草一木,都是有趣教材。

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林筱菁說:「大家一路上有沒有發現,這些以為是雜草的植物,其實它都有很多很好玩的玩法。要知道嫩心葉在哪裡,才能找得到耳環,找到葉子上面最上方,還沒長出來的葉子,那個硬硬的就是嫩心葉。黏在耳朵上面給大家看,有沒有看到像耳環一樣。」利用在地特色推廣遊程,這是建功國小累積多年和股份魚鄉合作的經驗,長出自己的教學模式。

台南建功國小校長王琬婷說:「這些漁業的專業知識,我們不是很懂,我們就搭著她們帶著我們一起。也因為這樣子,跟我們的人力夥伴配合的協作單位,都會有很好的一些資源。」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林筱菁說:「我們不是在很具體的一個點,做所有的事情,我們是散布到七股各個地方,去玩不一樣的東西。在不同的場域,帶到各個地方去認識七股。」

台南七股養殖漁業業者邱創褘說:「我們今天一起來收蝦,有一池會比較多,但其他三池應該量不多。」投入學校教育,也協助在地青年漁民發展小旅行,從漁村風貌出發,認識常見的水產,創褘家的白蝦場就是人氣活動之一。記者陳璽鈞說:「遊程的設計中,遊客可以到漁塭的現場,體驗各項的活動,除了收蝦餵飼料還有傘網。傘網另外一個名稱叫檢視網,拉起來看餌料有沒有吃光光,來判斷投餌量是太多或太少。第二個用意是拉起來的時候,可以看一下蝦子成長的狀況,譬如說現在大隻還是小隻,這是最主要的兩個用意。」

遊客親身走入魚塭,體會漁民的日常和養殖產業的文化,用自然生態永續觀光的角度,重新邂逅七股。台南七股養殖漁業業者邱創褘說:「我自己一個,好像也想不出什麼好玩的,畢竟我一個人的能力也有限。比較多人的話,可以湊一湊意見搞一些好玩的事情。就像這個遊程,其實是因為她們影響我,然後開始想說改造一個空間,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

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廖宜霈說:「會直接讓他們用自己收回來的蝦子,做產地到餐桌,最後一塊就是餐桌。我們會讓他們自己動手,準備食譜放在桌上,希望讓不會煮飯的,也可以照著步驟去做最簡單、最新鮮的料理。」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林筱菁說:「食魚教育的體驗,是希望透過漁民的合作,讓消費者可以認識生產者。這樣子深度的遊程,讓大家對於平常所吃的食物,覺得更活生生、有生命力,然後更願意尊重這些土地、尊重這些食物,也對於漁民生產的東西,更感到尊敬。」

台南七股養殖漁業業者王啟森說:「現在這樣子看,是看不到文蛤的,因為牠是躲在土裡面,所以我們等一下摸文蛤的時候,記得要輕輕地挖土把土挖出來,當手碰到硬硬的東西,那個可能就是文蛤。」記者陳璽鈞說:「養殖業者擁有40甲的漁塭面積,在2019年的時候,特地開闢了兩池開放民眾做體驗。大家可以像我這樣,穿著青蛙裝下水摸文蛤,我們今天目標就是把這一籃摸滿。」

發展食魚教育點亮老漁村,期盼搭一座橋,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距離,這樣的概念也深獲在地長輩認同。台南七股養殖漁業業者王啟森說:「都市裡面的人願意進來鄉下,而且是偏鄉的地區來幫忙,我覺得這個勇氣就非常可嘉,她們有想到很多文化方面,最主要教育功能是很好的面向。真的她們進來以後,我們七股水產的能見度越來越高。」

股份魚鄉共同創辦人廖宜霈VS.林筱菁說:「儘管不是土生土長,但反而比我自己家鄉更熟。我覺得只要有正面影響力,哪怕只有一點點,希望小朋友認識自己的家鄉,也讓他們了解,未來怎麼樣獲取想知道的知識,可以怎麼樣去訪談。然後對自己家鄉有認同感、有成就感,願意再回到這裡。」

城市來的兩位女孩,串聯在地資源凝聚各方力量,用自己的方式訴說七股的故事,以教育為核心永續為理念,為老漁村創造新價值。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