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極限 左鎮的突圍|山海之鄉 發現創生|華視新聞雜誌

135,060 次觀看・1 年前

台北市 / 蘇韋宣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台南左鎮,是台灣的化石重鎮,而知名的月世界惡地地形,更是珍貴的地理教材。但這些自然資源,卻也彷彿成為地方發展的緊箍咒。產業轉型困難,人口老化外流,讓左鎮被列為2050年即將消失的134個鄉鎮之一。左鎮該如何串連在地資源、重振產業榮光?透過地方創生團隊的挹注,翻轉凋零的老街,能否為左鎮力挽狂瀾?帶您一起來看。

潺潺菜寮溪,流淌過台南左鎮的地表,清澈水面下,蘊藏著百萬年以前的海陸化石,悄悄守護生命起源的秘密。左鎮文史工作者茅明旭說:「現在要去菜寮溪,左鎮母親河。」

台南左鎮以出土化石聞名,不只有距今三千年的左鎮人文化,也曾經挖掘出,徒步橫跨台灣海峽的早犀牛化石,地點就在眼前這條菜寮溪。華視新聞雜誌採訪團隊換上雨鞋,跟著在地文史工作者茅明旭,實地體驗活生生的化石採集。

茅明旭說:「小時候生活在菜寮溪邊的小朋友,大人做大人的事,大哥哥大姐姐帶著我們游泳撿化石。」日治時期,左鎮因為開挖道路、採集砂石意外讓化石出土,透過在地體驗,遊客常常有驚喜發現。

記者蘇韋宣說:「位在台南左鎮,菜寮溪的菜寮段,因為經過地形抬升,擁有豐富的海上,跟陸上化石痕跡。顏色深色的石頭,都有機會可能是化石。」茅明旭說:「因為不開發,所以保持得比較原始,我們希望把這些旅行活動,帶給想要做這些體驗的人。」

菜寮溪的豐富化石,是左鎮的瑰寶,卻無法挽救當地人口凋零的絕境。跟著鏡頭,我們深入左鎮山區,這一方被白堊土覆蓋的天地,昭告著左鎮發展的困境。左鎮草山月世界空景,白堊土鹽分高保水難,遍布左鎮農田植被難以生長,成為左鎮農業的致命傷。

葛鬱金田裡鋤草,半個世紀之前,這裡曾是土芒果的產地重鎮。隨著農民年歲漸長,高勞動力的果園幾乎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適合旱地生長的葛鬱金。左鎮居民來國鐘說:「葛鬱金種了,再來除草就可以了,它會慢慢地長大。葛鬱金比較省工,芒果比較費工。」

今年68歲的來老先生,是左鎮公舘社區居民,他在田園孤單的背影,幾乎是左鎮的縮影。當地被劃設為水質水源的一級敏感區,無法加蓋工廠,只能從事傳統農業。左鎮跟不上產業轉型的趨勢,給不起青壯年想要的未來。

來國鐘說:「我有小孩,他們沒有這裡工作。他們沒有想過要留下來在左鎮工作。因為工作不好找,如果留下來也沒工作好做。」記者蘇韋宣說:「一大片葛鬱金田,是台南左鎮,特有的惡地作物。才剛種下兩個多月的葛鬱金,高度大概只到膝蓋左右,目前還只是幼苗,不過經過一年之後,是它的採收季。經過洗粉,就可以做成大家熟悉的粉薯粉。」

公舘社區協會總幹事陳柳足說:「102年的時候,有毒澱粉事件,大家都不敢買市售的太白粉或是地瓜粉。很多消費者問說,我們這邊有沒有什麼粉可以勾芡的,我說我們有粉薯粉。消費者知道之後就都會來買,葛鬱金粉。」

葛鬱金製成的粉薯粉,是左鎮傳統生活的飲食,除了勾芡、泡茶,研發成麵條之後,口感Q彈有嚼勁,這項特產成為社區求翻身的希望。陳柳足說:「我們正在找適合的產業,可是我們覺得找不到,因為都沒有特色。我們比不過,玉井的芒果有聲望,旗山香蕉、芭樂燕巢,我們都有,可是量都不多。」

金黃的蛋汁,和著鹹香的破布子,下鍋煎出油香,日常餐桌的飲食,化身惡地風味餐,踏出觀光轉型的第一步。陳柳足說:「泥岩惡地含水不多,對於需要水的作物可能不容易發展,耕作的面積不大,會面臨一年的生計問題。這考驗著在地的農民,要如何在這片惡地上面,去做特殊的產業,所以才會發展出葛鬱金。」

滿滿一桌菜餚讓人口水直流,公舘社區對農特產充滿信心,卻面臨市場殘酷考驗。疫情之下,一個月只有5組團客訂單,振興之路前途茫茫。陳柳足說:「惡地的這些產業,其實很有特色,就像葛鬱金一樣,大家還不是很熟悉,我們不斷地去行銷這個產業的話,我覺得很有發展潛力。但有遇到一些瓶頸,比如可能資金不足,或是消費者在哪裡,還有我們產業行銷的部分。」

這裡昔日是熱鬧喧譁的左鎮岡林國小,卻因為少子化、人口外流,2006年廢校,徒留空蕩的操場和教室。1970年代,左鎮人口數曾經破萬,隨後逐年下滑,2021年只有4千多人,50歲以上的人口了一半以上,超高齡化現象更被封為極限村落。陳柳足說:「我們老化人口非常嚴重,被人家稱為極限村落,年輕人其實不願留在這個地方。」

左鎮區中正里里長林榮昭說:「這幾條街裡面,最熱鬧是這一條,每一家都很熱鬧。我們左鎮只有這一條街,那時的時空背景,南化的農產品沒有青果市場,就會跑過來左鎮賣。」

78歲的林榮昭里長,記憶裡,小時候的老街生氣勃勃,街尾的菜市場,更是人潮絡繹不絕。左鎮居民說:「以前這裡是最熱鬧的地方,因為這裡是菜市場,現在都沒有了。這家店有超過6、70年的歷史,差不多民國4、50年那時候最多人。以前跟現在差很多,這裡賣肉的豬肉,現在都沒了。」

日治時期,左鎮曾大力發展蔗糖產業,當時為了集散甘蔗,設置了火車站載貨也載客。糖業沒落之後,1973年車站廢止,左鎮也結束了黃金時光。左鎮區中正里長林榮昭說:「最主要的致命傷,就是水源保護區要管制,人在這裡沒辦法求生就往外跑。」左鎮居民冬文明說:「沒工廠,年輕人一直搬出去,現在剩3、4千人又都是老人。

記者蘇韋宣說:「曾經繁華的左鎮老街,如今不少老屋,早已人去樓空破敗不堪。近年來在地想要重振老街風華,第一步便是老屋翻新。」大膽投入左鎮創生計畫的許明揚,曾在2010年一手重振新化老街。2018年底,台南左鎮被國家發展委員會,選為全台灣地方創生示範點,同時也被列為全台恐將消失的134個鄉鎮之一,經過幾番掙扎,許明揚才接下這個燙手山芋。

創生團隊執行長許明揚說:「以現實的觀點,來評估這條左鎮老街。當時看到殘破的街屋的狀況,正常人應該是不會想要投入,後來我站在街口,站了一段時間一直看著它,覺得未來復原的美麗的情景,慢慢在我眼前呈現。那個心情有點像,一個醫生,把人救活讓他健康,醫生的使命如果看到病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不可能不救他,我們當時的心情就是這樣。」

許明揚說:「我們目前設定這5棟房子的整建,主要串聯山上水道博物館、左鎮化石園區一直到左鎮老街。隔天又可以延伸到公舘社區,去看二寮日出。」

農村人力高齡化、產業轉型受限,這是左鎮老街的困境,也是台灣鄉鎮老化的寫照。許明揚複製新化老街的經驗,首先透過老屋翻新,改變左鎮的面貌。許明揚說:「原本這邊全部都是香蕉樹,目前左鎮公舘社區已經試著,將在地的特色農產品,結合當地的文化底蘊推廣。吃是一種當地的文化跟生活的儀式感,住宿空間跟餐飲空間好了之後,讓人們知道原來左鎮老街的體驗,是非常有深度。」

在他的藍圖裡,左鎮將會從住宿空間、景觀,結合交通、步行動線,串聯成一張創意生活產業的網絡。許明揚說:「去滿足整個台20線,所產生的食衣住行育樂,扣合著生活產業延伸出去。有哪個年輕人適合做設計,哪些適合做生活體驗開發等等,我相信這些可能性,就會逐漸開展出來。」

五十年來,居民看盡左鎮的物換星移,卻不曾放棄家鄉發展的可能。如今要重振產業,也仰賴他們對左鎮的記憶和感情。左鎮文史工作者茅明旭說:「初期是希望讓這些故事,先引起大家的注意,讓大家對這塊土地,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做法才會活絡。」

許明揚說:「我們期許是將歷史空間,這樣的紋理把它保存下來,並且想辦法,把它的故事找回來。」陳柳足說:「我們有我們的熱忱,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回來,發展未來的自己,創造左鎮未來的可能,給年輕人一個舞台跟機會。」

台南左鎮人口流失嚴重,街道上舉目所及都是垂垂老矣的身影。五十年來,當地被法規和自然環境套牢,現在仍無法掙脫桎梏,但小小的左鎮,卻有一群熱血夢想家他們蓄勢待發,期盼抓住機會翻轉產業頹勢,力拚將危機化為轉機。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