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12夜悲歌 搶救浪浪的省思挑戰

3 年前
cts
10,151人追蹤中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您還記得2013年的紀錄片「十二夜」嗎?這部影片、紀錄當時動物收容所、小狗經歷生命倒數12天的殘酷,上映之後,受到社會矚目,也促成「動物保護法」的修訂,2017年、收容所,全面停止人道撲殺!但是,流浪動物的處境,因此改善了嗎?十二夜的導演,拍攝了「十二夜續集」,希望再次帶大家省思動物保育,正在面臨哪些挑戰。

殘酷的鏡頭惹人鼻酸,2013年上映的紀錄片十二夜,真實記錄流浪犬,在收容所裡的悲慘世界,引發各界關注,更催生了台灣的零撲殺政策。但結束了安樂死悲歌,其他後遺症卻也揭開序曲。歷時三年拍攝後製,十二夜續集少了讓人不忍直視的場景,更多的是對流浪動物議題的理性討論。導演Raye 與團隊,走入全台11個縣市,跨越2萬2300多公里,尋求問題的源頭,帶著民眾回到「第零天」。

紀錄片導演Raye :「上一部應該就是讓你看見問題,然後讓你感同身受 ,這個問題有多大,然後這一次的話 ,是跟你很理性地探討,我們要怎麼一起來解決。」根據農委會統計,2018年全國遊蕩犬多達14萬6773隻,比前期多出2萬隻,創15年來新高。為此許多民間團體,都在默默付出努力,挨家挨戶家訪宣傳,以地毯式普查尋找未絕育的母狗。

全台21縣市32處公立動物收容所,有一半縣市收容所爆籠,台北更超收233%、澎湖185%,台南也有125%,數字背後反應的是零撲殺政策,缺乏相關配套的壓力反彈。跟隨導演的腳步,我們探訪高雄市燕巢的、動物保護關愛園區,園區面積0.9公頃,不只收容流浪犬貓,更力求轉型,成為環境教育場所。高雄市動保處技士鄭莉佳:「其實我們園區有綠建築的標章 ,而且我們其實都有太陽能板 ,我們也可以自產綠電。」

採訪這天附近深水國小的學生,來到園區校外教學,放下課本離開教室,體驗一場最真實的生命教育。

高雄市深水國小學生顎宇翔:「今天學到了什麼,看到狗不要跑不停,那應該怎麼辦,假裝自己是一棵樹。」高雄市深水國小學生王和蓁:「養狗狗需要做哪些事情嗎,需要有時間陪牠 ,然後還要幫牠結紮要有晶片。」

高雄市動保處技士鄭莉佳:「我希望最終 ,它能夠回到市區蓋一個,在一個社區的一個收容所,動保處2.0 ,對,那是我們最終的期待。」紀錄片導演Raye:「收容所不是一個終點 ,但它也不是一個永久的牢籠,它應該是一個通道 ,就是狗狗進來這裡,牠應該要很快地可以去到新家 ,那這是一個需要很多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然後這個努力,不只是政府要努力,我覺得民眾也要努力。」

回到第零天,讓台灣動保的下一步,往正確方向前進,我們都可以是一分子。沒有配套措施,缺乏足夠設備的零撲殺,無法真正解決難題。找到問題的源頭,改變飼養的習慣,讓人類不再是製造,流浪動物問題的共犯。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