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水含氚汙染海洋 海產下肚恐致癌

7,029 次觀看・3 年前
cts
10,149人追蹤中

台北市 / 黃佩華 張肇元 報導

全球溫室效應,海洋資源本來就越來越枯竭,兩年後又要面對日本排放核廢水,可能嚴重影響我們的海洋生態,而我們吃下肚的海水漁獲,要靠政府持續監督關注,不過醫生就特別提醒,核反應的副產物氚,用眼睛、用味道,都感覺不出來,但對人體非常有害。海洋生物當中,包括了甲殼類、軟體動物類、比目魚都容易累積氚,如果我們把它吃進肚子裡,恐怕會開始出現疲勞、胃口下降、嚴重還會致癌。但日本政府已經表示,排近海裡的核廢水,會去除放射性物質並經過稀釋。

一百零五種魚種消失之外,漁獲量也下降一半以上,苦思海洋保育難題之外,還要面臨日本核廢水排放後,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三隻眼睛、身體扭曲,魚的外型明顯改變,是不是受輻射影響、還在釐清,不過海水漁獲、確實首當其衝;因為核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像是碳14,鈷60、鍶90以及氚,可能造成細胞死亡、DNA遺傳損傷、引發癌症。

毒物科醫生江守山說:「氚進入人體之後會變成有機氚然後就會,代謝期就拉得很長那在這情況下,就不斷照射你內部的器官,初期大概會感覺容易疲倦胃口不好,那照久了當然容易得到癌症。」海島台灣不少老饕還是很愛現撈海產,核廢水排放後,還敢不敢大啖海鮮。民眾說:「還是會敢吃啊怎麼會不敢吃,喜歡吃的還是會吃啊,有影響身體的東西就當然不會去吃啊。」毒物科醫生江守山說:「在之前有人做過的洩漏的研究裡面發現,比目魚軟體類動物甲殼類,像螃蟹蝦子這類氚的含量比較高。」

有人認為,多喝水就能增加代謝,但醫師提醒,腎臟儲水不超過三千CC,超過的話也會造成壓力;核廢水後續影響,只能靠政府頻繁和規則的檢驗。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