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武漢肺炎「疫」起來!快篩試劑比快狠準

4 年前
ftv
21,302人追蹤中

上月底一班從紐約回台的班機,機上高達12人確診武漢肺炎,也因此各界開始討論,高風險國家旅客入境,需不需要全面篩檢?但目前採檢到結果出爐,就要花上48小時,快篩試劑量產就成為關鍵,國內目前從工研院、中研院到民間生技業者,陸續針對不同檢測方式研發快篩,這集放大鏡帶你來看,國內生技團隊怎麼在快篩研發上,交出成績?

門一道道開啟,工研院生醫所這條進實驗室的路,江佩馨走了十幾年,在生醫所擔任副組長的她,農曆過年後接到國家防疫的研發重責,十多人的團隊現在交出成績。

工研院生醫所副組長江佩馨手上這個易開罐大小的瓶子,是快速檢驗武漢肺炎確診與否的最新利器。

目前衛服部所使用的qPCR檢測儀,大概要三十二公斤,但是工研院它們目前所研發暱稱是疫開罐的只要600公克。

輕巧,還不只是這小小疫開罐的優勢,[tga]相較於目前使用的qPCR核酸檢測儀,從檢體萃取核酸到知道結果,要花上至少四個小時,但疫開罐只需要一個小時,團隊怎麼辦到的?

為了讓檢測效果更好,反應管改良過,加入工研院研發的耐熱酵素檢測,疫開罐裡的秘密武器,還有特殊的熱對流循環。

病毒核酸複製速度加快,很快達到可檢驗的量,可針對武漢肺炎無症狀的潛伏期,檢測出有沒有被感染。這看似簡單的原理,卻是讓生醫所團隊沒日沒夜忙了兩個多月,江佩馨連回到家,看的想的都是研究資料。

累歸累,但交出讓工研院驕傲的疫開罐,一切都值得。比一比目前國內學術研發單位的篩檢研發,疫開罐針對病毒核酸分子檢測,快篩時間一小時,預計六月底產出一萬組,七月底量產。

中研院國衛院則是開發檢測病毒抗原的快篩試劑,針對感染期使用,時間雖然只要15到20分鐘,但得等三個月才量產。長庚開發的技術,則是針對病毒抗體檢測,快篩也只要15到20分鐘,針對恢復期,最快也要半年才量產。台灣目前確診的近四百人中,86%來自境外感染,縮短篩檢時間,可以讓疫區入境民眾,不用在集中檢疫所等待四十八小時。

縮短檢驗時間,就能降低醫護人員篩檢的人力跟壓力,只是工研院的疫開罐,雖然改善傳統qPCR核酸檢測儀的笨重與耗時,但傳統型一次可以檢驗九十六個樣本,疫開罐一次只能檢驗一個,民間就有基因生技業者,從縮短人工操作的前置作業下手。

機器手臂取代人工,一管一管試劑混合等精細步驟都能做,原本四小時的檢測過程,這台自動病毒掃描機,省掉人力耗費的時間,縮短到只要2.5個小時,為了確認檢測準不準確,衛福部拿樣本來測試過。

電腦螢幕上顯示,樣本出現一整條紅色,就是陽性確診,衛福部測試結果,準確度高達99.9,這台機器二十四小時運轉,一天就能檢驗九百個樣本,以目前一天平均採檢量約3800件來計算,四台機器幾乎就能檢驗完畢,也避免人工作業,因為長時間工作產生的疏漏。

大江學院營運長陳彥任表示,「這一代我們移轉給疾管局的是可以在2.5小時之內,可以做出96個樣本,下一代我們馬上就可以做出2.5小時內做出190個樣本,這樣的檢測能量其實在台灣目前這樣子防疫非常良好的狀況之下,不見得可以看出它的效用,但是在其他國家目前疫情非常嚴重,醫檢人員也缺乏的狀況下,它是馬上就可以派上用場。」

從政府到民間,埋頭研發各種快篩試劑,就是要應付社區傳播的可能威脅,也為回復正常社會運作做準備。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教授李建璋表示,「什麼時候是要擴大篩查時機,我們用數學模式初略去估的話,大概是50也就是說,你這個我們全國數據一直篩篩篩,發現說怎麼陽性率越來越高了,每50個就會篩出1個了,那這時候就是要再擴大。」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教授李建璋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利用它這種快篩,找出免疫的人,讓可以回到工作崗位的人服務意願最重要,服務所有基礎民生最重要,然後慢慢復甦,所以這時程如果你問我大概歐美尤其是美國,我相信從五月中旬開始,它們就開始會朝這方向來做這件事情。」

快篩試劑的研發,政府與民間業者在跟時間賽跑,防堵疫情之外,也是一個國家生技實力的重要展現。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工研院潛伏病毒快篩 預計7月量產
工研院研發快篩試劑「疫開罐」 揪出武肺病毒只要一小時
快新聞/武漢肺炎潛伏期快篩試劑「最快7月量產」 一小時就可完成快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