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陸軍新武器 民視新聞直擊T75K3手槍製程

33,441 次觀看・5 年前
ftv
21,216人追蹤中

軍方為了逐步替換使用超過60年的45手槍,近兩年開始打造新武器。今年的演習裡,這款T75K3手槍正式跟著陸軍部隊亮相,除了重量減輕更好握,大幅提升操縱性之外,加入的新科技,更大幅增強了這把槍隻的準度和耐用度。本台獨家獲得軍備局首肯,進廠房近距離拍攝這把新手槍的製作過程。

精準射擊或是集中火力,快速連射,國軍新手槍-T75K3性能表現穩健而優異。它的誕生,源自這一根根烏漆抹黑的金屬棒,通過層層雕琢,合金材料粗略鑽孔後,被技師用推車載往垂直機台。

初期加工,造成槍管內切痕太深、不平整,隨著機具來回打磨逐漸到位,準備接受冷鍛機的千錘百鍊。

常溫水澆淋下,槍管內部在每分鐘1千次錘打中定型。短短5分鐘,作業員緊盯著儀表上,數字跳動,就怕閃神那麼1秒,讓尺寸走鐘,一旦內視鏡檢查有皺褶或損傷,原料再貴也只能忍痛報廢。

銑床切削抹去加工紋路,讓外觀成形,整把槍的心臟部位,由作業員逐站裝上關鍵零件,反覆測試細節,像是板機太鬆太緊都不行。

上了槍架後,合不合格,火線上見真章。後座力變小,絕非威力減弱,在中正理工學院通力合作下,透過科技分析完成技術革命。

以往影響射程和精準度的膛線,從這把槍開始改採八角形旋轉,威力不變,反而因為摩擦力和震動減少,精準度提升,15公尺內彈著散布,比前兩代縮小2公分。

而輕量化、改良握把,提升操縱性,萬無一失的安全性,更讓軍方自豪有自信,才敢大膽測試,甚至被泥水或海水浸泡,撿起後仍然能正常開火,這些嚴苛的環境測試,起因為了特戰部隊需求量身打造。。

不因為國造而自貶身價,T75K3在今年第一季的戰備月開始投入,實地驗證戰場實用性。一把手槍的確不足以扭轉戰局,但在敵我短兵相接時,每快一分精準一度,都能為官兵爭取更多生機。

(民視新聞/葉郁甫、嚴俊強、陳凱茂、余弘聿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