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搜尋 omicron來襲 的結果,共 8 筆

  • video-screenshot1:18
    好危險!變種病毒XBB.1.5 中過O毒仍重複感染
    侵襲美國,被稱為「免疫力脫逃能力最強」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連台大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都形容是大魔王,而且重複感染Omicron確診者,胸腔重症科醫師蘇一峰提醒,台灣要小心下一個變種病毒來襲。 #變種病毒#蘇一峰#變異株
    東森新聞影音
  • video-screenshot1:26
    第3波疫情來襲 王必勝估高峰落在這時間
    即時中心/劉芳妤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14,162例本土COVID-19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14例死亡。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今天病例數比上週一增加了37%,指揮官王必勝指出,病例數的增加速度有加快的趨勢,第三波Omicron疫情初步預計高峰的平均確診數在3萬上下,日期約落在2月初。
    民視影音
  • video-screenshot1:52
    Omicron變種BA.4 BA.5來襲 致病性高於感冒|#鏡新聞
    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有專家研究發現,Omicron亞變種,BA.4、BA.5,看起來像是回到早期感染模式,也就是病毒入侵的,是下呼吸道或是肺部,重症發生機率也變高。不想感染、或不想在感染之後變成重症怎麼辦?很簡單:三個字,打疫苗。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鏡新聞
  • video-screenshot2:40
    BA.4和BA.5憂下波威脅! 秋冬成決戰關鍵
    本土疫情兩年半以來,全台累計超過三百萬人確診,隨著邊境逐步鬆綁,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總有一天進入社區。台大醫院急診部醫師李建璋預估,這波疫情將在七月底趨緩,由於患者保護力大約三個月後下降,研判下一波來襲的關鍵時間點,將在11和12月之間。
    民視影音
  • video-screenshot30:54
    防疫飲食指南 營養師教你用「吃」對抗病毒!【彭博士觀風向】
    來賓|營養學專家吳映蓉博士 熱議話題| •吃出抵抗力!營養學博士教你如何遠離病毒 •Omicron來襲 保健食品怎麼吃才正確? •輪到你確診了 吃什麼加速復原解隔離 •喉嚨痛難吞嚥 確診者的飲食指南 •後遺症體力不佳、容易喘 如何用吃改善? •防疫在家3C使用時間激增 葉黃素有效嗎? •疫情讓人緊繃到失眠 睡前吃什麼助眠最有效? •腸道是第二個大腦 免疫力從「腸」開始培養?
    彭博士觀風向
  • video-screenshot1:50
    六都最新防疫民調 侯.柯分排前2名
    ...要重視第一線反映的問題快速的解決。」立委鄭運鵬說:「在野黨的縣市首長,是比較有空間去表現做好大家拍拍手,做不好他可以說是指揮中心不配合,所以他們的空間是大了一點,但是滿意度高我覺得都是好事情。」 而蔡政府對Omicron來襲是否有做好準備呢?相信有做好準備的人占了37.4%,不相信的人比較多,有49.2%的民眾不相信蔡政府對Omicron疫情有做好準備,立委陳以信說:「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應該立即改組,蔡英文總統應該要從幕後走向幕前,應該要...
    華視影音
  • video-screenshot2:00
    "大於60歲.小於18歲" 醫曝死亡分水嶺
    台北市 / 廖翊庭 張肇元 張俊譓 報導 Omicron病毒強勢來襲,除了每天不斷攀升的確診數字,中重症和死亡個案、也有增加的趨勢,胸腔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引用澳洲研究發文說,即使Omicron的重症率很低,但由於傳播速度太強、太多又太廣,因此Omicron病毒只要一出現,「這個國家的死亡人數就會增加」。專家也指出,Omicron死亡年齡有明顯的分水嶺,尤其是「超過60歲」的族群,死亡率更高達Delta的2倍。 國內疫情燒不停,Omicron...
    華視影音
  • video-screenshot1:49
    抗新冠"天選之人"?! 科學家推論三大類
    台中市 / 李盈萱 張智鈞 報導 新冠肺炎從2020年開始肆虐全球,加上Omicron變異株來襲,導致全球包含台灣確診人數攀升,就有國外報導指出,有科學家發現,疫情爆發以來,有的人,宛如是天選之人,「不會確診就是不會確診」,更分析出3類人可能不會被感染,第一,是在鼻腔、喉嚨和肺部有比較少的受體的人,第二是少數族群可能早在暴露在「類新冠病毒」的環境中,身上已經建置對病毒的免疫系統,第三則是天生基因好,不易感染。而台中榮總感染科主任醫生劉伯瑜...
    華視影音

熱門必看